巧克力棉花
“这剧本简直比狗血剧还要离谱!”山西临汾,一份尘封的人事档案被审计署的“照妖镜”照出了原形:“某职工1岁工作,22岁退休”。
其档案上的涂改痕迹多得像小孩的草稿纸,整整14处!
就靠这“神来之笔”,硬生生把一个人魔改成了“1984年1岁参加工作,2005年22岁光荣退休”的神话。
(来源:审计署2025年报告)
事情还得从蒲县疾控中心说起。
里头的一位“能人”,不知使了什么神通,把自己的档案涂涂抹抹:
出生年份?改!参加工作时间?往前挪!最绝的是,还给自己“安排”了一段艰苦卓绝的“特殊工种”生涯。
凭着这套“组合拳”,人家22岁那年,就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悲情”理由,成功退休,并捧上了“铁饭碗”里的金饭碗——养老金。
这一退休,就是将近二十年。
社保卡里哗啦啦进了69万养老金!
你以为人家就此回家“颐养天年”了?才怪!
人家转头就在新单位继续打卡上班领工资,一手退休金,一手工资条,双份收入美滋滋,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这操作,把审计署的同志都看懵了:1岁?连路都走不稳吧,这就上岗了?22岁?正是生龙活虎的年纪,这就“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休了?
这剧情,连最敢写的编剧都不敢这么编吧!
更离谱的是,这“神操作”居然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单位:眼皮子底下的档案涂成筛子了,愣是没看出来?工资表、出生证这些硬核材料都不查查?
人社部门:特殊工种?说啥信啥?实地看看岗位都没有吗?
鉴定机构:22岁大小伙子,拍着胸脯说自己“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这结论是怎么闭着眼睛签下去的?
这事一爆出来,网友直接炸锅了:
“栓Q!我60岁了还在吭哧吭哧搬砖,人家22岁就躺平领双份了?这投胎是开了VVVVIP吧?
“这哪是‘丧失劳动能力’,这是‘丧失监管能力’啊!涂改档案薅羊毛的胆儿也太肥了吧!
“建议查查这‘神笔马良’用的啥牌子的涂改液,效果这么好,我也想给我老板看看我的‘辉煌履历’。”
好家伙,审计报告这一翻,可不止这一朵“奇葩”。
全国25个省,愣是揪出来2.83万个类似的“早退精英”,社保基金被薅走了5.19亿!
在哈尔滨阿城,更夸张,一家中介直接打通关节,靠假材料塞了271人进社保,未来要坑掉国家1.15亿!
有些人,手里的公章、审查的责任,本该是守护亿万普通人“养老钱”的堤坝,却成了“涂改液”和“放行条”的帮凶,眼看着“养命钱”像水一样哗哗流走。
涂改液能抹掉档案上的字迹,却无法抹去人心里的问号。
制度的漏洞,比那份涂改了14处的档案,更需要被彻底修补。
这事,您怎么看?是气得拍桌子,还是觉得荒诞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