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奋进之笔书写就业答卷
——2024年我市就业工作综述
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烟火日常到高端科技,从技能青年到“临汾工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55665人,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18.44%,位列全省第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325人,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52.71%,位列全省第一;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146人,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75.6%,位列全省第一。2024年,市人社局以更实的举措、更高的标准、更优的服务,牢牢将就业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为我市千千万万的劳动者铺设了一条通往梦想与希望的“职业大道”。
保民生
精准施策拓岗位
2024年,市人社局深耕细作,将就业优先战略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之中,积极推动各项就业政策落地落实,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效应”。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今年的政策有延续也有创新,有降低缴费费率的,又有稳岗返还真金白银援企的,给我们企业和职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市一小微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为支持企业稳岗扩岗,2024年市人社局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等政策,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加强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支持,大力推进“直补快办”,稳岗效能进一步释放。
政策“组合拳”,惠企“及时雨”。2024年,我市发放2.14亿元的就业补贴、8332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7475万元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这些资金如同涓涓细流,为企业稳岗拓岗注入强劲动力。
创业是就业之源。市人社局抓住创业大赛的“牛鼻子”,点燃全市创业就业热情。
2024年6月,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山西选拔赛暨山西省第十一届星火项目创业大赛临汾初赛暨临汾市创业大赛上,68个新项目、好项目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
在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大赛中,由市人社局推荐的“菇”往“金”来——野生菌驯化撑起致富伞(翼城县)项目,从全国15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乡村振兴赛道三等奖,创临汾市参加大赛以来最好成绩……我市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凸显。
政策的暖阳,举措的暖心,全市上下创业活力涌动、激情迸发,创业之路正在就业者脚下不断延伸。
优服务
重点群体有依靠
稳住了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为了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2024年市人社局推出立体化、多层次招聘活动矩阵。
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4年11月初,在尧都区零工市场,一排排招聘展位整齐排列,展位前人头攒动。这是市人社局面向高校毕业生展开的一场招聘会,200余家企业、7000多个就业岗位,为求职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选择。
就业路上,不落一人。市人社局建立实名制工作台账,摸清未就业毕业生求职意愿,落实“1131”帮扶行动,提供3889个就业见习岗位,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深入开展重点社区(村),对低保家庭、脱贫家庭以及长期失业青年,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为全市32805人送去了就业的希望;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政策的积极落实,为零就业家庭送去了福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824个公益性岗位,它们如同一个个温暖的怀抱,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坚实的依靠。
2024年,市人社局全面实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多元招聘平台,统筹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组织举办了“2024年春风行动”“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2024年民营企业招聘月”“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2024年金秋招聘月活动”等,共举办2004场线上线下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3.4万人,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奔赴”。
除此之外,市人社局“多点发力”优化就业社保服务。全力推进省政府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开展“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行动,在全市建立了2481个服务点,切实满足群众在“家门口”找工作、办社保。截至目前,累计办理业务66559件,服务群众94万余人次,其中就业业务34万余人次,办件量位居全省前列。
抓特色
擦亮就业“金招牌”
激活人力资源引擎,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市人社局聚焦“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等难题,不断完善“培训+鉴定+就业+服务”培训就业模式,深化“临汾技工”品牌建设,激活人力资源服务“一池春水”。
在第五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187人参赛,40个项目角逐,107人获奖,激发了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脱颖而出。
选择职业教育,一大批“00后”凭技能顺利就业,不少人在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崭露头角;积极参加培训,不少待就业人员重回职场,迎来事业“第二春”;依托技能创业,许多劳动者投身电商,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24年,我市大力推进“培训+鉴定+就业+服务”培训就业模式,全市27000余人吃上了“技术饭”,端稳就业碗。
树一张名片,带一片就业。截至目前,我市打造出襄汾晋襄酥烧饼、浮山厨师、洪洞三保、正元康护4个省级劳务品牌,培育了西山果树工、华翔工匠、晋南钢铁工、蒲县巧巧柳编、尧乡姐妹家政、侯马电商、“霍嬷嬷"霍州年馍、丁陶大管家等12个市级劳务品牌,一批特色鲜明、技能过硬、口碑良好的劳务品牌,有力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收。在多年的精心呵护下,累计带动本地就业及外出务工就业8.3万余人,我市劳务品牌走出了一条扩容到提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人力资源市场是劳动者实现就业的重要渠道。我市规范健全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正加速形成,让更多劳动者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202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办法,成立了临汾市人力资源产业协会,建成2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力争2025年底前达到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标准,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规模化发展树立“临汾模式”。
新岁序开 同赴新程
市人社局将继续秉持初心
以更加坚定的步伐
推动就业工作迈向新高度
为我市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
贡献人社力量
来源:临汾日报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临汾人社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临汾以奋进之笔书写就业答卷》
举报